近期在人民幣大幅貶值下,過去看好人民幣會「一直」升值的投資人,帳面匯兌損失可謂持續增加;若是加上投資商品的市場價格也直直落,其帳面的未實現損失可謂加倍顯現。

但這未實現損失應該是投資人在決定投資這類商品前,就該先預想到且應有因應之道的。

對於人民幣計價的資產,個人是沒有持有,但卻可以用持有的美金、歐元資產與投資朋友稍做外幣資產配置的分享。

個人自99年起開始佈局美元資產,期待透過債券基金的操作,達到擴大美元資產部位及孳息來源多元化的目的;後因配合儲蓄險業務需求,開始佈局美元儲蓄險。

因此我選擇了3種美元可以進註的商品:1)現金、2)債券基金及3)儲蓄險

之所以選擇美元,因為美元是國際主要計價貨幣之一,且可佈局的商品多元及廣,不用擔心沒有金融商品可以進駐。

本文以部分的美元資產為例(親愛的,別想以此反推我的總資產…),若從99年至104年陸續購入了4萬的美元,平均匯率約為29.7元。

其中約逾一半資金陸續進入債券型基金,經過配息與價差操作(此概念與股票投資的零成本存股概念是一樣的喔,價差&孳息收回本金,存單位數),這部分的收益近30%。

並在101年將收益以本金收回的計帳方式,轉至美元儲蓄險保單。

在孳息及價差收益的增加下,持有美元匯率從29.7元降至約23.4元,雖目前持有的債券型基金投資組合淨值報酬仍為負,但以本金收回的觀點,其持有的淨值成本最終將為零。

因此,只要其基金組合成員不清算,在成本為零前,本金可持續移轉至可持續成長的儲蓄險;當持有成本為零後,就取得了零成本的基金單位數,其孳息收益就可供使用,收回的本金則可視當時匯率及市場狀況,兌換為主要使用貨幣;或者再投資。

至於新臺幣兌美元的匯率變化,未來升破25元的機率大嗎?(個人認為不大)甚至,當美元儲蓄險美元資金部位在22年翻倍後,預計美元持有匯率成本將降至14元;若加計平均每年5%的債券孳息,美元匯率降至10.5元,屆時,新臺幣升破14元/又或者10.5元的機率又有多大?(這應該可以大致解決這篇「別傻了,「儲蓄險」不是用來存錢的!原來理財專家都用「這樣」用的...」對於匯兌損失的害怕)

另儲蓄險解約後,資產影響有多大?這就是我們在投資外幣資產前,投資人就該去試著判斷的。

至於目前我的匯率收益可以實現了嗎?not yet!因為儲蓄險還有2年,繳完後才能開始享受美元匯率與孳息收益啊!

所以,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投資人該憂心嗎?若是投資的資金非閒置資金,那的確得擔心一下;但若是閒置資金,且又有可長期持有、孳息的金融商品,適時的等待與加碼,將是該資產成長與帶來收益的關鍵,供各位參考。

因此,投資外幣資產前,我會以1)市場主要計價貨幣、2)可投資金融商品多樣性及變現率為主要考量,而非單純以資金收益率為考量。

這也是目前暫不考慮持有人民幣資產的原因,因其仍屬雜幣,且投資的商品有限。至於人民幣匯率走勢,在真正與市場連動與接軌前,是升是貶還很難說,但超乎自己能力去評估的東西,就像是收藏品一樣,以我目前的資產規模與資金效益來說,暫沒有布局的必要。

當然,投資一定有風險balabala…,各位別忘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