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(2016)年6月SMART出版的特刊,內容不少投資達人分享其選股的方式及應注意其營運的事項。

就工作經驗來說,怎樣的財報表現可以稱做好公司?符合一般書籍中所稱的財務指標?還是其他?不同產業、不同企業的財報,還真的都不會一樣…

財報在編製上是有其規則與規定的,在人性本善的假設下,財報的揭露可以貼近企業實際營運狀況;但事實上,往往有所出入,因為進行遊戲的人會找漏洞,用這個漏洞來影響價格,同時也影響了投資人對於企業價值的判斷。

只要是在遊戲規則範圍內的操作,大多不會出什麼大問題(只是投資人套牢很不爽而已…),但造假就不同了。

造假怎麼看?Google一下,就會有很多的專家、達人舉著過去發生的案例分享結論。但別忘了,那是事後的檢討,離預防還很遠…只是前車之鑑仍具參考價值,因可讓投資人別死在同一手法上。

也因知掌握企業實際營運與財務操作很難,加上營運資訊及財報又都可操作;所以在財報選股上,團隊並不試著去猜測企業財報是否造假或者危機,而是以企業歷史營運表現是否符合自己設定的篩選指標為主,搭配當年度營運、獲利展望資訊的解讀,來制定操作模式與掌握區間;對於未符合指標者,即使消息面再怎麼可靠,也是let it go…因為,要死至少也得死在自己手上。

例如挑選口袋名單的最基本條件-「擁有基本獲利能力」,也就是景氣再差都能獲利的能力。就只會從這些標的中,在去尋找當年度獲利成長、回升的企業來操作。

也許你會問,萬一遇到符合這基本條件企業做假帳時該如何?我想除了平常在操作時就做好投資總額及單一持股投資總額控管外,真遇到了,也只能摸摸鼻子認栽了。畢竟,可量化的資料解讀簡單,但離現實不近;但難以量化的資訊,往往更接近現實,但難在解讀!

且…企業會掛也不單純只有假帳,客戶倒帳也是會被拖累,但誰有追蹤自己持股的營運狀況外,還同時追蹤其主要客戶財報的呢?!

所以,就算是「財報控」的投資人,別忘了,企業的營運風險是當下,而不是已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財報可以完全揭露,就算企業財報再漂亮,該做的事情,都不能偏廢。

arrow
arrow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