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文轉載至Sunny愛Money理財專欄》

會執行存股投資操作方式的投資人,一般說來都是長期持有投資標的,並打算透過每年的除權息,收到持有標的的盈餘分配,做為生活使用的資金來源。

在國內會將股價扣除權息價值而修正的除權息制度下,很多專家及投資市場中的前輩都會告訴我們,若沒有填權息,那等同於沒賺到;甚至當貼權息的時候,投資人不僅沒賺到,還倒賠了。

何謂除權息?

除權:上市、櫃企業發放「股票股利」。

除息:上市、櫃企業發放「現金股利」。

但在除權息基準日當日,股價會做同等價值的修正,相當於出售股票的價差收益;但跟出售股票不同處在於,持股數並未減少。

除權息後的參考價為何呢?其公式如下:

(除權息前1日收盤價-配發的現金股利)/1+(配發的股票股利/10)

<範例>

例如A股票以7月1日為除權息基準日,在除權息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格為40元,當年度配發3元現金股利,則7月1日當日的開盤價會扣除股利價值做為開盤參考價,也就是37元(40元-3元)為開盤參考價。

若是A股票配發2元現金股利、1元股票股利呢?則價格為(40元-2元)/1+(1元/10)=34.55元。

填、貼權息

有除權息的價格修正,就會有填權息的價格回升與貼權息的價格下跌2種走勢。

填權息:除權息當日股價依配息政策做出修正,之後漲回除權息前一日收盤價

貼權息:與填權息相反,即除權息後,續跌至與除權息當日股價修正同等幅度

<範例>

例如2014年華南金(2880)的除權息行情,後續就具備了填權息跟貼權息的狀況。

當年度華南金配發0.7元現金股利跟0.3元股票股利,2014年其除權息基準日為8月14日,因此可以看到圖中除權息基準日前一個交易日(8月13日)收盤價為19元,而同年8月25日股價達到19元,此時就算是當年度的填權息;但隨著大盤的修正及市場利空跌到最低16.95元,跌幅距除權息次一日參考價17.8元((19元-0.7元)/1+(0.3元/10)),跌幅約4.8%,接近除權息資金效益的6.3%,可謂接近填權息;若進一步跌破16.7元的話,就是完全貼權息的走勢了。

資料來源:HiStock嗨投資

當年度的填權息很重要?

若只以當年度投資人持有的成本就是除權息前的價格,除權息後又貼權息來說,當年度的整體市值的確是如此;又或者只參與除權息,並不參與長期持有這投資方法者,這倒是個需慎重的投資方式。

拉長持有年度,則當年度是否填權息就是那麼重要了

但身為存股投資人,你只會參與1個年度的除權息嗎?當年度貼權息的企業,後續股價就不會再有超越該年度除權息價格的機會嗎?只會存1檔股票?當該股票獲利條件變差也不換股存?

相信以上的問題,熟練存股投資方法的投資人,其答案都是否定的。是的!當你了解到企業的股價是會隨著獲利結構與配息政策變動的,且你還會持續的參與市場的除權息下,當年度是否填權息,也就變得不是那麼的重要了。

<範例>

<豐藝(6189)2009~2015年的走勢圖;資料來源:HTS2多易點

例如團隊在金融海嘯前開始時持有的豐藝(6189),自2009年起至2015年,期間的7次除權息,僅有2個年度是填權息,其他年度可都是無法填權息或者貼權息的。

那這檔標的就屬於不適合存股領息的標的嗎?顯然不是!拉長時間來看,雖然有幾年不是當年度填權息,甚至某些年度還貼了權息;但最後股價卻在其營運、獲利配息持續創高下,在2014年6月創下了自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價,也讓在金融海嘯時,持續買進並參與除權息的投資人,一次獲得了市價的價差收益,還讓這期間的所有股利都成了淨賺的收益。

投資在股市中提領股息收益的存股投資者,投資企業營運、獲利結構的變化,以及配息政策的趨勢,才是我們更重視的投資關鍵。

《本文轉載至Sunny愛Money理財專欄》

arrow
arrow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