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碳(1723)為國內唯一煤化工產業公司,同時為中鋼轉投資的子公司;主要經營煤焦油蒸餾、輕油、焦碳及介相瀝青碳微球系列(電池負極材料)產品的生產、加工及銷售,原料來自於集團中鋼及中龍高爐煉鋼廠煉焦製成的副產品,其中高純度的萘全球只有3家生產,技術門檻高。
今(2015)年上半年,原油價格雖一度反彈站上每桶60美元大關,加上下游產品SM國際大廠公安事故、歲修等因素,使得SM(苯乙烯)價格走揚,惟苯在供給大於需求的狀況不變下,價格回升有限;在煤化工產品報價下跌下,高毛利率的介相瀝青粉末5,000萬噸產線,因嫁動率較低,表現不如預期。上半年 合併營收僅31.78億元,較去年同期衰退33.67%,上半年稅後淨利約為7.89億元,衰退近4成,EPS保守估計為3.42元。
展望下半年
雖介相瀝青碳微球接獲急單,第3季產能已到滿載,毛利率將望回升;
惟伊核談判落幕、景氣影響需求不振,加上美元強勢,造成國際油價再度下殺,預計此狀況在下半年亦難有起色;
而亞洲區新增的147萬噸苯產能,供過於求的環境不變下,大宗化工報價預期將持續疲軟。
雖目前料源充足,但考量鋼鐵業的不振,為避免過去料源不足影響產能的狀況再現,開始考量多方取得原料,預計將進口粗輕油生產,以穩定營運;
另今年已與集團議定進料公式的調整,使成本變動能較貼近市價,可望提高毛利率;惟採購公式變更及外購原料對於成本的影響如何,仍需觀察。但整體來說,料源充足下,整體營運動能應可較為穩定。
整體觀之,目前受到原油及產品報價影響仍大,雖生產成本也隨之下降,仍有獲利空間;但產品的跌價是否可慢於生產成本下滑的速度,取決於供需的狀況;在目前需求不振的態勢不變下,目前營運、獲利的壓力仍頗大。
此產業產品高質化趨勢不變,聚焦碳材料研發-介相瀝青微球、超級電容器用活性碳及高質化石墨,目前已興建第2座生產基地,其中新品介相瀝青微球打進大陸電動公車市場,訂單能見度高,有利於毛利率的維持;而超級電容器用活性碳,品質已達日本領導品牌,並開始出貨予國內外超電容客戶,除介相瀝青微球占整體營收比重較高外,其餘比重仍低,對於整體產品報價衰退帶來的影響,抵禦能力有限,下半年營運保守看待。
在整體營運、獲利下滑下,操作區間將隨之下調,有興趣布局此股的投資朋友,應至少在操作區間均價以下開始布局為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