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整體持股的市值比重圖
這裡的個股市值,某些包括了本金及獲利部位;有些標的是還沒有全數收回本金;有些則是重複操作再次布局。
至於有些標的比重為0者,是因為不足1%,被4捨5入降為0了。
近3年是都沒有增持金融股,看今年有沒有機會成為其回升的第1年,若是整體獲利狀況有止跌,且沒有大規模企業倒帳的狀況,到時若有資金倒是可以考慮再布局。
目前略估了個股的配息狀況,目前整體平均殖利率約6%,實際狀況等成分股公告配息政策再調整。
在歷經了9年沒有增加本金、股利也沒有再投入的狀況下
去(2020)年年初整體市值約950萬元,歷經了3月新冠肺炎的全球股災,整體市值曾跌到近800萬左右,至年底的整體市值近1,300萬。
若以投資的500萬元本金來計算,認列的獲利約28.53%;以年初市值計算約15%。
(認列的獲利表示從股票市場提出的資金,包括價差與股利)
總持股數增加了13%,總市值成長34%。
看持股內容可以看到,我沒有台積電,不是不看好,也沒有看壞,就是沒有緣分。
因為價格到我的操作區間時,資金再別的標的;當別的標的獲利了結時,它就離開了我的買進區間,也就只好繼續錯過。
今年的主軸不變,本金主要的進駐標的仍是預期今年營運獲利得以持平至成長,且目前股價落於預估操作區間相對低位置的標的為主。
本來大量持有的欣銓(3264),在近期股價上歷史新高時,就收回了本金與部分的獲利,擴大了獲利領息部位外,也為1月的可支配所得挹注了財源。
去年在資金的配置上,開始拉高獲利領息留置的部位了,過去幾年為了不動產的購置,獲利留置的部位約在1成左右;去年開始增加至2~3成,期待今年的股利收入、總持股數以及總市值可以開始恢復正常的成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別問我自己操作的績效有沒有比XXX、OOO好
我不知道,也不在意
因為我走在我的理財投資道路上,賺我能賺的,做我能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