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每年的7月至9月,都是持股在參加除權息的時候,所以這段時間的操作,大多處在等待期,主要是因為會持有到參加除權息的標的,除了長期參與收益分配的獲利部位外,更大部位是對於營運、獲利成長有期待的標的,讓在等待收益入帳的時期,還有一份股利收益。

市場上通常將參與除權息,當作一個左手換右手,沒有意義的事情。甚至還有的會說就是參與權息的這個動作,讓原本免稅證券交易所得,變成需要課稅的營利所得。

但個人比較偏好將參與除權息,視做市場強迫將虛(價格所表現的市值)轉實(現金)的一種效果。

雖然就「價值」來說,是一樣的,但其實質卻不一樣。

例如市價100元的股票,除息5元後,市價降為95元,投資人取得現金5元,在除權息前後,投資人所擁有的價值都是100元。總價值是一樣的,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左手換右手,但這總價值代表的意義卻不一樣了,因為市價的100元,除了賣股,無法取得現金;但除權息卻提供了投資人在不用賣股的情況下,可以取得了5元現金。

至於後續那個股票的價格是維持在95元,還是下跌到90元,抑或是上漲至105元,因為價格本就不是投資人可以掌握的事情,對於投資目的為取得股利、參與企業營運獲利分配的投資人來說,本就不是需要太過在意後續股價的變化;因為真正要在意股價的時候,是買進持有的當下。

20230912資產配置

既然是等待股利收益的操作空窗期,索性就抽空把自己的資產負債分配情形做個整理,上次把資產負債情形表作出來是在2018年交屋時,那時的負債佔整體資產負債比比重達43%,在歷經5年後來看,在其他資產比重增加,以及負債金額下滑下,負債的比重已下降至21%左右,細究金額變化,負債減少除了定期的還款外,加上2次提前還款,但金額不大,對下滑的幅度有限,主要還是來自於股票、債券資產與現金(包含定存)的增加。

有關現金增加的部分,個人最有感,猶記得初期每月見底的戶頭,到現在看到自己戶頭到月底有時還有5位中的餘額,自己都會有種小有所成的感動。

且若是將不動產以近期同戶型市場成交的價格為計算基準(圖表是用購入成本為依據)的話,那不動產的比重會上升至逾4成,負債比重則會進一步下滑至約18%左右的水準,但這沒甚麼好改變計算基準的,因為內人不講的話,自己還真不會時時盯著實價登錄看。

因為不動產不是股票,除了賣掉或者抵押給銀行貸款外,無法透過股票除權息取得現金。一個看的到卻...不太好吃到的價格實現啊(賣了還得去租房子~”~。

arrow
arrow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