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儲蓄一詞對筆者來說是不陌生的,因為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總會買個小豬撲滿當成禮物,要筆者將它存滿,但那隻小豬卻常有意無意的破肚(真是殘忍啊!)。筆者開始記帳是在買了一張同時擁有「投資」及「保險」的投資型保單後,在擁有此保單的前6年將先產生45%的投資損失,且存入的金額為當時月收入的1/4,加上每月要存1/2收入的壓力下,不得不有耐心的記帳。

開始儲蓄時,大部分人都會從記帳著手,即使記帳方式很多類型,但大致可分為兩種,一種是很謹慎的記下每筆開銷的「流水帳」方式;另一種是先將「每月要存的金額」扣除後,其餘就當花費的方式。這個沒什麼好與不好,只要能達到目標即可,既然沒有好壞之分,為何要在這裡寫一篇有關記帳的文章呢,當然是要讓讀者們知道,如果自己不是對「價格很敏感」的人,帳記的越仔細,找到的拿鐵因子越多,財富可以累積的更快速!

筆者有兩本帳冊,不是內帳及外帳,而是「收支帳冊」及「投資帳冊」,收支帳冊這裡也就不多提了,請各位可以參閱團隊晴尹分享的「學習理財投資最重要的事」。而投資帳冊部分,筆者認為還挺重要的,因為這是讓投資型保單可以在屆滿7年之日,原只能忍痛存下51.6萬(無投資損失情況下),現在帳面卻擁有約96萬的秘訣。

投資人在記帳上面,往往都只記了收支表,卻忘了投資這部份也需要記帳(尤其是定期定額購買基金的投資人,更為需要),雖說在購買基金或是股票時,銀行或是券商都會提供投資明細,但當有所進出時,那些功能所顯現的現存投資價值數字往往會「失真」。

舉例來說,若是5,000元定期定額一檔基金,分別在淨值10、12、15時買進,平均淨值為12元(應該沒人會直接用(10+12+15)÷3吧?買進的單位數不同喔),若中間沒有買賣時,系統呈現的資料樣貌如下表:

20121011平均淨值  

在多頭時,即使中間有進出,其實問題也不大,因為報酬率均為正數。但問題就是出現在景氣疲弱或是向下走勢,投資部位呈現套牢時(如下圖)。

20121011報酬負數  

 

此時便會看不出來,分批買入的實際狀況為何!若此時基金淨值為反彈時的高點,反而錯失了部分獲利出場;或是先贖回成本,增加現金部位的機會。

若是有做投資帳冊,就會清楚的看到,投資部位中其實已經有兩筆的投資收益達到20%以上可以先贖回;又該兩筆收益若以盈虧互抵概念,則可以贖回4筆增加現金部位並降低持有成本。此二方法都可以達到彌補損失及避免部位無止境擴大的效果,也使得操作可以更加的靈活。(如下圖) 

 20121011買賣明細  

當投資人交易筆數擴大到24筆或是36筆時,加上有時的贖回及再投入的狀況時,便會開始感受到銀行或是基金公司以「先進先出」的方式來計算剩餘部位成本的投資明細,已無法真實呈現持有部位的投資狀況。

雖說定期定額只要專注停利即可,但當部位持續放大,而未來景氣仍不明,難免會讓人看著報酬率發愁,此時多加擅用自己的投資帳冊,可以讓自己在資金控管及投資上,更加無往不利喔。

arrow
arrow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