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代健保將在102年1月1日起實施,姑且不論全民健保這制度實施後諸多不合理及弊端,平心而論健保這制度的設立,的確為國內的弱勢民眾,提供了就醫的機會。而這邊要讚許為推動二代健保的公務員,要矇蔽良心誇讚二代健保越來越公平、越來越健全,的確是不容易,筆者相信諸位也是無奈的,這些孽就請神明記在政策制定者的身上吧。

國內的公司行號對於二代健保的實施,必須注意的相關事項就請自己的會計單位跟健保局聯絡洽詢,這邊就不說明了;會來到這個部落格的讀者,應該在意的是自己的資產配置「哪些要多繳費?」、「哪些不用?」這樣的問題。

下圖是健保局提供的「二代健保重點說明」中補充保費的部份(翻拍的效果有限,大家就湊和著看吧!)

20121003健保補充費  

紅框裡面的那3項就是大家最常會遇到的,先來說說「股利所得」,不知各位看到說明沒?寫著「股利淨額+可扣抵稅額」,不是「股利淨額×2%」來計算健保補充費喔,健保局是用「股利總額」啊!若以中華電信今年配發現金股息5.46元,1張中華電信現金股息為5,460元,補充保費「不是」5,460×2%=109元;而是要先加回可扣抵稅額,即5,460+(5,460×17.46%)=6,413,再用6,413×2%得到健保補充費128元。(這…繳給政府的稅都還要扣)

利息所得就不用說明了吧,應該沒什麼問題,要拆單還是改成月付息,各位投資者可以自己選擇(是否要轉到儲蓄險,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再說)。最後租金收入部份,上表所述的重點就是「法人繳給自然人」,除此之外,其他都不用繳交補充保費。看來未來公司行號要租辦公室、廠房時,不是改成法人對法人或是自然人對自然人,就是改成日付或時付了。所以,各位包租公、包租婆們,出租時要先確定好對象啊!

另外,筆者在現場問了健保局的官員2個問題:

(1)基金或者ETF等金融商品的收益分配,是否也要課健保補充費?

(2)為何要設計上限1,000萬元、下限2,000元(未定),因為可以一次收到1,000萬元利息的人,即使收到2,000萬時,健保補充費要繳到40萬,對生活影響也不大,且有這樣能耐的人,基本上你要再收到第2個1,000萬元的補充保費是不太可能的,因為能有這樣能耐的人「手段」都比較高明(不是說非法手段喔,是說移轉所得的手段);但是國內很多的老人家或是財務上較弱勢的族群,靠利息過生活或是打工族,5,000元的2%或是15,000元的2%,對他們的生活影響是不小的,這叫他們情何以堪,做的要死,繳到死。

第1個問題,健保局的「長官」的回覆是,基本上收益的分配是來自國內的收益就要課;若是國外就不用,例如投資TDR的股息收入算是國外所得,不用課;而基金若是投資國內,投資收益分配就要課,但金融性衍生商品很多種、也很複雜,這部份得視狀況。

「關於這個回覆,筆者做個總結就是,因為太複雜,健保局雖想收費但卻沒能力分辨。」

第2個問題呢,另一個「長官」居然從財富重分配回答,真是令人傻眼(誰跟你談財富重分配了!資本社會財富重分配要靠觀念的改變,啥米鬼政策都是沒用的。),重點就是二代健保不是財富重分配的手段,向富人收取的費用不能無限上綱,而下限的相關規定,這是民主的時代,要視立委們討論訂定。白話一點就是不關健保局的事情,看政策制定者怎麼定。

不論是稅(證所稅)還是費用(二代健保),最辛苦的都是社會上的中產階級,二代健保實施後,而筆者也知道,除非下限提高到單筆5萬元,不然1萬~1.5萬的補充保費是跑不掉的,但又如何,畢竟這是可以幫助弱勢族群的措施,繳的倒也開心。只是看到,國家政策只擔憂富人,就先自我設限;但對待弱勢族群,卻連簡單的計算一下每月基本生活開銷來當作下限都懶(保險的本質是什麼,請健保局跟立委們了解一下吧!),民眾選出的立委諸公只會像菜市場買菜一樣喊價,這樣的政策建立過程,只讓人感受到,在國內生活真的要「精打細算」啊!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的頭像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