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投資市場裡常聽到投資要「分散風險」、「雞蛋不要放再同一個籃子裡」的說法,但往往月是提倡分散風險的投資人,在不知不覺中,連獲利也分散了…。

在協助朋友整理手上的投資商品時,常會遇到奇特的現象:

第1類是投資股票的朋友,通常握有20幾檔的標的,理由如上述,但很有趣的,這20幾檔,都是同一產業,不然就是同一題材。

第2類是不敢投資股票的朋友,便轉往投資基金,但每次看到投資報表中的標的,一樣令人傻眼,不是一籃子的新興市場類基金,就是一籃子的大中華類基金。

最後是什麼都敢買的朋友,股票、基金及其他金融商品,全部加起來超過30幾檔,獲利的馬上贖回,套牢的倒是很有耐心的留著,甚至…鎖在保險箱。

大多數的投資人在投資上常犯的失誤就是「過度的」分散風險,結果不但未達到分散風險的功能,反而是落入集中風險的陷阱。

那該怎麼調整呢?首先筆者會先將其投資的標的做整理,並整理出該朋友喜愛的標的屬性,畢竟喜愛電子股的人,硬是要改成投資傳產股,依照歷史經驗,很快又要再幫忙整理一次。

再者,將獲利不穩定的股票標的轉進獲利穩定且配息穩定的標的,將資金集中在1檔股票標的。當此標的的投入金額達到目標金額或是股數達到50~70%時,再開始佈局第2檔標的即可。

也就是透過資金的集中,避免投資標的的分散,造成非專業投資人難以照顧及追蹤。

基金的方式亦同,因為基金本身已具備了「雞蛋不要放再同一個籃子裡」的概念,不需再多此一舉另外分散,只要搭配好核心基金與衛星基金的比重,便能享受停利不停損,停利轉複利的投資收益。

基本上,如資產規模未逾1,000萬者,建議投資的股票標的最多不逾3檔;投資的基金以2檔為限即可。

在運用上述方式時,建議先多做功課,因為資產集中,雖利於管理,但如果對標的瞭解不深,買到地雷標的或是基金遭清算的機會還是有。

以下幾個方向,供參考:

股票:官股色彩、產業龍頭、每年獲利及配息穩定。

基金:成立5年以上,基金規模在20億美元附近,具波動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的頭像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

    恩汎理財投資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